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 > 按栏目阅读 > 管理书架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管理书架
环境多变,企业苦练内功就够了吗?
作者:本刊记者 谢丹丹  发布日期:2018-06-06  点击数:16370 次

    美国上市企业的绩效差异,在近30年压倒性地来自系统性和动态性因素。

    最近,加拿大温莎大学的郭广瑞教授研究发现:

1979年-1996年,美国上市企业间绩效差异来源中,55.08%来自静态要素的影响(包括公司管理是否有效、行业竞争程度、业务运营效率等)。而44.92%来源于动态要素的影响(包括外部影响等)。然而在1995年—2012年,动态因素上升到了83.42%。
可见,美国上市企业间绩效差异的来源,在近30年越来越多地来自系统性和动态性因素。
企业面临哪一种“不确定”?
本书作者路江涌认为,只关注独立静态要素,不能反应企业间竞争差异。如果只关注重要资源的作用,就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如何理解“复杂”二字呢?路江涌认为,复杂=不确定性×不连续性,包括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前者表示“往哪儿去”,后者指的是“如何去”。如果按照高低的程度划分,企业就会面对四种情况:
1.恒常(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双低)
2.无常(高不确定性、低不连续性)
3.动荡(低不确定性,高不连续性)
4.混沌(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双高)
对企业家而言,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高,意味着需要有更大的格局,在选择正确大趋势的前提下不断调整具体方向。而发展路径不连续性高,意味着要有更远的视野,不仅要看到前进路上的障碍,更要看到越过障碍之后的前途。
分析情况,对症下药
当然,对于大部分企业而言,“恒常”状态不再是常态,“无常”、“动荡”、“混沌”成为新常态,企业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采取不同的应对战略。
1.动荡——“愿景式战略”
路江涌认为,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处于“动荡”(低不确定性,高不连续性)状态时,企业家可采取“愿景式战略”,即带领企业朝着目标进发,并利用远大的使命和愿景,引导企业克服发展路上的不连续性。例如,阿里巴巴创立早期,不少人已经意识到网上购物是方向,但在实现路径并不明朗的情况下,马云仍然依靠“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价值观,不断完善互联网基础设施,最终获得成功。
2.无常——“涌现式战略”
当企业处于“无常”(高不确定性、低不连续性)状态时,更适合“涌现式战略”。指通过简单的规则激发复杂的集体行为,发挥组织的学习能力和自下而上的活力,从而适应不确定的外部环境。海尔把过去雇佣下的执行者,转变成了动态的创业合伙人,其“小微公司”、“员工创客化”,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3.混沌——“适应式战略”
而当企业处于“混沌”状态时,应采取“适应式战略”,即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做事方式。通俗来说讲,“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以“罗辑思维”为例,早期罗振宇依靠自身知名度,不断创造自媒体电商的销售纪录,并曾有4秒钟卖出一辆标价25万汽车的纪录。随后罗振宇在2015年面临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不确定的情况下,转移到了“知识付费”领域,后来也被证明这一步棋走对了。
如今,企业生存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越来越突出,路江涌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共演战略”,以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应对不确定性的思维模式。
《共演战略:重新定义企业生命周期》 机械工业出版社 路江涌
来源:《中外管理》
 
     

杂志在线

202004 202004 总期号:
出版日期:
第二十八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舍得酒业 | 新浪财经 | 和讯 | 中华英才网 | 每日经济新闻 | 价值中国网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第一赢销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寰通科技 | 泛联供应链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