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 > 按栏目阅读 > 财经观察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财经观察
杨光:企业内部宣贯和企业外部品推,本就应该是一体的
作者:杨光 中外管理杂志  发布日期:2017-09-26  点击数:2297 次

 


9月25日,由《中外管理》主办、中外管理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企业自媒体大会在山东泰安召开,以下为《中外管理》杂志社社长、总编杨光演讲致辞:


尊敬的各位媒体同行,尊敬的各位企业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作为国内首次召开的自媒体大会,又特别是企业自媒体联盟大会,一切都注定将不同寻常。甚至说,疑问丛生。是的,我们在座带来了各自的经验,但更带来了各自的疑问。


我今天只谈一个疑问,就是我们好好的企业内报内刊,怎么就成了企业自媒体了?


今天到场的有很多《中外管理》的老朋友,大家想必有不少都参加过我们《中外管理》前几年举办的企业内报内刊研修班。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自媒体。难道我们只是炒概念?只是赶时髦吗?


我自己不这样认为。各位知道,《中外管理》从来追求务实有用,从不炒作概念。我认为企业内报内刊与企业自媒体已有本质不同。而这个不同,绝不是内报内刊电视台+微博微信公众号,这么简单。诚如我们说互联网与物联网相差的,也绝不只是一个字。


在内报内刊阶段,我们服务的就是我们企业内部,包括我们的老板,包括我们的员工。但说实话,本质上首先服务的是我们的老板。老板满意是1,员工满意只是0。因此,我们企业媒体人面临着夹缝的艰难,因为老板与员工天然想得就不一样,甚至很不一样。当我们只能把媒体办成罗京的新闻联播时,员工却想听郭德纲的德云社相声。于是我们面临的两难,是我们首先是循规蹈矩的打工仔,还是求真务实的传媒人?


 

在这个基础上,别说内报内刊,单纯的微博与微信,也很难办好。因为它们很容易从文宣部门变成营销部门的事,结果登载的,除了产品软文也不知道还该登什么。于是,内报内刊与新媒体端口两方面各自毫无关联,更谈不上协同作战,谈不上相映成趣,同时各自都办得很艰难、很难受。事实上,绝大多数企业新媒体端口的粉丝量和活跃程度,也都不尽人意。


但是,如果我们用自媒体思维来统合我们企业的所有传播平台,我们就会发现我们面对的天地完全不同。那么这个思维是什么?那就是我们原先目标客群为外部用户的网媒端口,和我们原先目标客群为内部员工的纸媒端口,应该完全打通融合,成为统一为同一个市场服务的媒体平台。


有朋友会问:那你说要统一为哪个市场呢?我的回答是:试问在今天,我们企业面临的还有哪个市场?还真存在两个甚至更多的市场吗?在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我们还可能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用一道围墙或一纸命令隔开吗?其实,不论是我们的老板,还是我们的办刊人,还是我们的基层员工,乃至我们的用户粉丝,客观上早已经容融合在一起了。


当然,我知道我们的老板基本都不是马云,做不到口若悬河侃晕天下。或者即便能把PPT做成贾跃亭那样亮丽,最终也没用。但是,这绝不是我们企业文宣可以枯燥无味、了无生机的理由。抑或者说,外部的市场竞争不会给我们空间,内部的问题蔓延也不会让我们喘息。


比如说,我们所有的老板,特别是传统行业的老板,都很头疼招聘员工、留住员工越来越不易。这已经不是企业给他们涨多少工资的事了!更不是我们登几篇字正腔圆的社论,或四六八句的口号能解决的。我们所面对的90后、95后,以及即将到来的00后员工,他们在乎的真的不是钱,或至少不只是钱,而是他留下来做这件事的价值理由。那么,我们有没有像攻克我们的外部客户那样,让客户懂我们那样用心地让我们的员工懂我们呢?我们有没有通过我们的自媒体,首先让我们的员工先明白他们每天枯燥无味且日复一日生产出来的产品,究竟对他们自己、他们的家人、我们的社会意味着什么呢?我们有没有让我们的员工意识到,他们在通过哪怕每天拧一个螺丝、运送一车货,能给社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和幸福呢?如果我们没有把员工当做客户,我们又凭什么怪罪员工不买账呢?


反过来也一样。如果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员工完全相信我们的企业使命,我们又怎么可能让本来就与我们若即若离、对我们百般挑剔的客户相信我们呢? 如果我们的外部宣传,不能让外部通过企业内部有血有肉的真实故事加以佐证背书,在这个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我们指望完全靠冰冷的产品和百密难免一疏的服务说出完全不一样话,并让客户兴趣盎然,都是非常困难的。企业外显出来的个性,一定都首先来自我们企业内部。


 

试问,《海底捞你学不会》究竟算是对外的品推呢?还是对内的文宣呢?而海底捞今年出这么大的事儿,却最终又没出什么事儿,难道功劳之一,不是其内部的管理、内部的文宣与外部的品推已然融为一体,并经受了时间检验吗?


因此说,企业内部宣贯,和企业外部品推,本就应该是一体的。这种一体,绝不是形式的整合,而是思维意识上的一体。这就是我们的企业自媒体思维。


我知道,这样的转变,对于我们不同风格的企业媒体人,对于我们不同背景的企业机制,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的转变还是要加快。因为,一方面95后员工们不会等我们,一方面95后粉丝们不会等我们,就连25秒就能写出一篇新闻稿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都不会等我们!


为此,我们今天带着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走到了一起。


但我们也不必沮丧,正如我上期卷首语所写到的,既然庞大的恐龙都在统治地球一亿多年后,能够赶在小行星坠落前,长出羽毛飞上蓝天,并最终变成鸟,那么我们如今面临的问题与困惑,又算得了什么呢?本次大会的各项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大家如何尽快长出羽毛,让我们的员工、老板、粉丝、社会更加懂得我们,懂得我们和我们的企业虽然是恐龙,但我们都将是会飞的恐龙!谢谢!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杂志在线

202004 202004 总期号:
出版日期:
第二十八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舍得酒业 | 新浪财经 | 和讯 | 中华英才网 | 每日经济新闻 | 价值中国网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第一赢销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寰通科技 | 泛联供应链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