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中外管理商学院秦皇岛书院揭牌,冲破城墙,为中外资源打开一扇广纳天下智慧的大门。
好消息!中外管理商学院又加入了一个小伙伴——秦皇岛书院成立啦!秦皇岛的企业家表示很幸福思密达!
8月10日,中外管理商学院秦皇岛书院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隆重揭牌。这是《中外管理》商学院揭牌的第五家书院,又一家开在大海边的书院喔!
从6月底刚刚揭牌的呼伦贝尔书院到现在的秦皇岛书院,中外管理的书院从茫茫草原开到了大海之滨。感受到中外管理商学院誓把书院开到全世界的气势有没有?也许若干年后,火星上也会有我们中外管理商学院给外星人开设的商业管理课程嘎嘎!
秦皇岛大家都知道临海,地理位置绝佳,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还是中国最大铝制品生产加工基地、“车轮制造之都”。如此企业文化活跃、地理位置开放包容之地开书院,可谓和中外管理气质一拍即合。
《中外管理》杂志CEO李翼
到了秦皇岛这么好的地方,我们《中外管理》杂志帅帅的CEO李翼不免诗兴大发,直接引用起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句诗——“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何边?”来表达激动的感情。难得在这么有意境的海边,可惜没看到大雨,没看到幽燕,只看到了旅游旺季的茫茫人海。秦皇岛果真是个全国小伙伴和党中央都非常喜欢的地方!
好地方中外管理自然不会放过。除去4月揭牌的南通静海书院,在入夏的6月内我们中外管理商学院分别在月初揭牌滨城书院,月中西进成都揭牌天府书院,月底北上海拉尔揭牌呼伦贝尔书院。仅一个月的时间,又调转船头来到了美丽的秦皇岛。
这样的速度,是为了什么?中外管理杂志儒雅博识的社长、总编大人杨光先生在揭牌仪式致辞中给出了答案。
“《中外管理》杂志创刊距今已有26年,作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管理专业月刊,我们从来就没有把我们仅仅定义为一本杂志,而是要全方位为中国市场性企业提供多种形式的管理服务,按现在的时髦说法,就是平台化运营,成为了海尔、红星美凯龙等诸多当今行业翘楚企业心中永远的母校,与一生的挚友。《中外管理》的‘中外’,就是矢志于各种文化与资源的交汇纽带。”
《中外管理》杂志社长、总编杨光
那么,秦皇岛,则正是这样一个特殊而重要的地方。秦皇岛地处我们中华雄鸡辽阔版图的咽喉,是连接东北与华北接壤的枢纽,是中原文明与关外资源彼此交互的必经之处。如果说,以前的秦皇岛,是靠一堵雄伟高耸的关墙,而闻名遐迩,那么未来的秦皇岛,将会因冲破城墙,为中外资源打开一扇广纳天下智慧的大门,而傲然世界!”
秦皇岛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扈秋宁
对于中外管理的到来,秦皇岛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扈秋宁不仅表示相当欢迎,还专程到场祝贺并致辞喔!可见秦皇岛对于开放、变革是拥抱且支持!让我们来看看这位萌萌哒的扈主任的致辞:“希望本次成立中外管理商学院秦皇岛书院成为引进、推广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开展培训、研讨、游学、咨询等活动构建人力资源从业者相互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
秦皇岛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协会会长陈彦广
秦皇岛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协会作为中外管理商学院秦皇岛书院的合作单位,多年来和中外管理商学院建立了友好、密切的合作关系。人力资源协会会长陈彦广对于秦皇岛书院的成立也是期待多多。
“未来秦皇岛书院的课程规划将囊括企业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营销实战、财务监控、生产管理、研发组织、资本运作、商业模式、组织体系、中高层经理人个人管理技能的提升、个人职业生涯设计等方方面面。协会将与中外管理商学院共同为秦皇岛的广大企业构建起一个实战型管理提升平台,为企业提供最贴近的、最适合的、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管理培训课程和服务,为区域企业与国内领军企业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平台支撑”。
当天到场的自然也少不了我们诸多秦皇岛的美女企业家和俊男CEO喔!到场的嘉宾包括:秦皇岛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夏连海、中泰兴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洲顿酒店总经理黄钰童、秦冶重工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董建华、邦迪管路系统有限公司行政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国成、中泰兴龙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郭彦杰……
看看仪式现场小伙伴们渴望学习的小眼神,感动到热泪盈眶有没有?还好中外管理早有准备,除了揭牌仪式,还特别为企业家小伙伴们准备了精彩的主题演讲环节——“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企业家沙龙。面对最前沿的共享经济、粉丝经济、万物互联话题,一拨拨潮水把咱们的传统企业吹得不知所措。如何转型?如何找到新的方向?讲师们那是十八般武艺纷纷出招,精彩不断。
主题演讲的深度分享,让咱们的企业家直接就切换成了记笔记模式,全程真挚到让人感动有没有!很多在座企业家对阿米巴管理模式的引进感兴趣而又困惑,比如企业家黄钰童就在餐席间向青岛知行合一管理公司合伙人张红莲请教:如何解决阿米巴本土化在一些核心问题比如绩效考核方面带来的冲突、不适应?
“中国制造2025”—人才为本企业家沙龙的部分精彩分享中,或许可以回答这些疑问:
知名商业模式实战导师、京东大学讲师姜开元:创新思维下的企业转型与人才战略
我认为很多企业没有想清楚的问题有三个:
第一,决定企业未来市场地位的关键要素是什么?我觉得互联网告诉我们的是,用户体验也好,用户至上也好,实际上关键因素其实是要赚钱,只有现金流才能让企业发展下去;
第二,如何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在阿里巴巴最强悍的一支部队叫阿里铁军。一支铁军是我们现在传统企业战胜互联网一个关键的因素。
第三,现在很多企业的问题是创造不了老员工的激情,而新员工没有留住。我们现在企业家对80、90后不够信任,最后团队都带散了。我发现现在80、90后真不一样,我们过去的经验告诉我领导发布任务,公司去执行。现在,他自己写方案执行。
所以,创新思维下的企业转型战略:第一,是调整商业模式。现在是用一个产品打造信任入口,用信任创建用户消费入口。把过去做企业思维,变成产业链思维,向产业链转移。
第二,创建全新人才结构。现在很多企业平均年龄过大:如果你发现你的企业平均年龄大于32岁,是一个风险期。为什么?说明企业真的没有能带来突变的人才了,因为给企业带来突变的是80、90后。但是我们现在大部分企业还是70后掌控。
第三,成为细分霸主。没有差异化的战略,就没有霸主地位;没有霸主地位,就没有核心竞争力。
第四,学会资源整合。我们企业的流动资金充裕吗?准备拿多少钱进行企业技术创新?
青岛知行合一管理公司合伙人张红莲:引进员工全面成长的经营模式
2010年日本经济界的一个大事,是日本航空公司的破产。负债2万3000亿日元,到了无人敢接手的程度。日本政府请出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三年时间让这家企业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他出任董事长,到2010年年底实现利润1884亿。是日航60多年经营历史上最好收益的两倍,全球航空公司利润收益的最高水平。到2012年9月,在破产历经2年零8个月后重新上市。这个经营奇迹是谁创造的?就是日本的稻盛和夫。
稻盛和夫究竟施了怎样的魔法,让日航有如此的转变?员工还是那些员工,业务还是那些业务,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最大的原因在哪里?其实稻盛和夫先生做了一个神奇的转变,就是让日航全体员工实现了一个角色的变化:从一个经营的旁边者变成了一个经营的决策者。
那如何来实现员工的这种角色变化呢?有三个方面,这也是阿米巴所追求和致力于实现的三个方面:第一、要让员工实现角色的变化,首先要告诉他方法;第二,你得给人家一个平台;第三个方面最为核心,你要激发他的愿力。会不会、能不能、愿不愿,这三个方面非常关键。
和君集团业务合伙人李建武:以人为本的精益管理变革(部分精彩分享)
精益管理:在精益生产方式好精益思想(精髓是消除一切浪费,力争尽善尽美)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管理方式。该管理方式通过追求将大量类似减少浪费的生产方法和精益思想用于管理领域,以期用越来越少投入,产生越来越高的管理绩效。
常见的精益管理误区有:1、精益管理只能用于生产管理领域,其实并非如此。还有精益研发、精益分销、精益供应链、精益医院、精益创业等等……
2、精益管理很难掌握,可能我们学不会;3、精益管理的实施和推动非常复杂(其实精益管理并不都复杂,就是充分尊重、筛选、组织,将人的智慧发挥最大化)。
实施精益管理变革前的思考:提高获利能力的途径之一:只做客户需要的,做客户不需要的(半)成品会犯多重错误;之二,加快每次生意的速度,即缩短时间;之三,减少每次生意的不必要的投入。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