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杂志 > 按栏目阅读 > 财经观察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财经观察
100多位企业家,为了什么来看“海”?
作者:  发布日期:2018-05-28  点击数:10703 次

作为中国人,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作为企业人,不到海尔何论英雄?
 

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还没有真正的家电业。从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有了“四大件”,也就是所谓的“三转一响”,即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改革开放之后,“三大件”逐渐被电视、冰箱、洗衣机所代替。中国的家电企业也开始出现在大家眼前。

说了这么多,今天要为大家隆重介绍的就是中国家电的旗舰企业——海尔。


 

2018年5月24日,《中外管理》带领100多名企业家参观海尔,学习海尔创新模式。
 

在海尔中外管理创新研究院盛大揭牌之后,改进咨询联合创始人、CEO丁晖为大家分享“请跟《中外管理》走进海尔”。他说,我们的游学不是换个地方看风景,而是换个风景看自己。
 


为什么来看“海”?


 

海尔究竟如何聚焦?如何利他?如何变革?······


 

想知道这些,首先要了解海尔的发展历程。


 

最初,青岛电冰箱原总厂由于缺乏管理,1984年连续换了三任厂长,市场状况仍无好转。在这种情况下,青岛市二轻局决定:由青岛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副经理张瑞敏兼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厂长。

张瑞敏临危受命出任厂长,面对青岛电冰箱总厂管理不善,劳动纪律涣散,产品质量不过关,他先从基础管理入手,制定了“管理十三条”;同时奖励遵循管理制度的员工,说到做到,恢复员工对企业的信心;技术上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订引进合同技术,同时狠抓质量。当时轰动一时的“砸冰箱”就是海尔质量的见证,对于砸冰箱,张瑞敏谈到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36台冰箱砸坏了废品,砸来了大众的信任!


 

终于,在1985年,青岛电冰箱总厂实现了扭亏为赢,实现了“四个当年”,即当年上项目,当年安装设备,当年试生产,当年扭亏为盈。1988年,海尔又获得了国家质量奖,但是张瑞敏并没有开庆功会,反而来了场挑刺会。再次强调以用户满意为标准,在全国得到了广大用户的满意。从冰箱到黑色家电,海尔坚持一贯的原则,同时展开了海外发展战略,海尔成为了中国“走出去”的领军企业。


 

在海尔展览馆,小管和游学企业家们进入一个镜面世界。每一个人进去都会不知所措,不敢贸然乱动。当我们四散走开,我们看到了这句话:


 

能阻挡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张瑞敏

小管在感叹设计创意的同时也在感悟,面对未知,我们的迷茫与困惑,其实都是源于自己。


 

海尔在不断发展,也在不断超越自己。永远否定自我,重塑自我,挑战自我!海尔推出了人单合一作为融合剂,建立沙拉式多元文化体系,具有时代性、普适性和社会性。


如何解决“七年之痒”?


 

海尔大学执行校长孙中元用三个小时的时间为我们详解人单合一精要。他从海尔案例讲到海尔给大众印象,再到海尔的日日顺、雷神等多个品牌,讲到从时代变革到落地方法再到生态价值。他总结说:海尔并不是一家生产超多技术的公司,但仍有很多企业家关注,说明它一直在“变”。


 


 

互联网时代企业的寿命急剧缩短。50年前,财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75年,在中国平均寿命不到15年,七年之痒在很多企业上也毫不例外。


 

这该怎么办?


 

孙中元校长给了我们答案:必须在企业第一曲线达到峰值之前,找到第二曲线。例如海尔,海尔从1984年开始创业,经历的发展变化都是根据用户和市场而变化。


 

而人单合一模式做的就是从用户需求出发:

1、制造模式的颠覆,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就洗衣机来说,不再单纯纠结它的固定功用。

2、消费模式的颠覆,从产品经济到体验经济。过去要的是好的产品好的质量,现在要的是好的体验。

3、商业模式的颠覆,从分工式到分布式。分工式带来的是程序化,但是也会带来企业僵化、创新匮乏等大企业病;区块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物尽其用,极大促进人员进行创新。

 


 

 

所以,人单合一模式,就是激发员工自驱动,与用户零距离,实现共创共赢。

 

海尔的神秘工厂


 

为了让大家对海尔理念有更深刻的认识,5月25日,“中外管理标杆企业课堂”又带领企业家们前往海尔中央空调互联工厂进行参观学习,体验海尔这一工业4.0标杆。


 

一路上,好像到处都是海尔的影子。有海尔路的标识牌,有海尔工厂的展示牌,甚至还有海尔标志的建筑,比比皆是。


 

原海尔COSMOPlat首席架构师、海尔智研院在线资深专家孙敦圣先生在我们出发之前做分享,让游学学有重点。


 


 

到达目的地——海尔中央空调互联网工厂,我们先游览了海尔磁悬浮中央空调的机房。在工厂内部,我们看到了“小微爆发”的员工心情晴雨表,满满贴着每位海尔员工心情的“笑脸”与“哭脸”;也看到了海尔创客的季度排名,只有不断创新的员工信息才会出现在这里·····


 


 

这就是海尔的“以人为本”,不仅表现在尊重员工方面,也表现在产品中——基于用户的需求,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大规模定制。


 

究竟如何实现大规模定制,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呢?


 

据介绍,有7个节点:交互定制;开放创新平台;精准营销;模块采购;智能生产;智慧物流;智能产品。


 

游学企业家积极分享自己的见解
 


 

专家释疑
 


 

会后,大家热情不减,与专家继续讨论相关问题。


 

怎样,还没过瘾吧!快来《中外管理》预约下期海尔游学吧!


 

文:寥落

来源:中外管理新媒体

     

杂志在线

202004 202004 总期号:
出版日期:
第二十八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舍得酒业 | 新浪财经 | 和讯 | 中华英才网 | 每日经济新闻 | 价值中国网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第一赢销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寰通科技 | 泛联供应链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