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 > > 观察家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谋杀”中国经济的三个指控
作者:赵 晓  发布日期:2015-04-30  点击数:1788 次

 

 

中国经济提前结束高增长,这种不正常的背后,有三大“元凶”。

20151-2月开局数据看,消费平淡,投资低迷,进口剧降20%,预示着2015年的经济将比2014年更加下滑。

中国经济的快速回落,其实是超乎一般规律的。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对30个国家的经验研究,人均GDP16000美元时,人家的高增长才告结束。我们不到一半就萎了,这不正常。

是外需差吗?2014年第3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已攀升至5%,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高达近3个百分点。今年1-2月份,顺差更创造了历史纪录。想将经济下行的责任归于外需,门儿都没有。

我们要诚实地承认,差的是内需。若无外需拉动的话,中国经济增长连5%都达不到。中国经济成了一个病人,突然变得摇摇欲坠。到底是谁谋杀了中国经济呢?我这里提出三个指控。

 

三个指控

一是计生集团。中国人口红利提前结束,人口负债提前到来,劳动力提前10年到达顶点。由于劳动力增长和供给的放缓和减少,产业成本急剧上升,出口竞争力大幅度下降。

我们的国家未富先老,未强先衰,就因区区数十万计生部门的官员绑架了13.5亿中国人民。专家学者提议放弃计划生育的动议长期被置若罔闻,实在令人痛惜!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学家公认的日本经济崩溃的大背景,中国经济提前结束高增长,首先就因计生集团在背后捅了一刀。

二是金融部门。过去3年是民企真正的冬天。2010年中国企业总数为45.3万个,201335.3万个,10万个工业企业消失!2010年私营工业企业27.3万个,2013年为19.5万个,7.8万个私营工业企业消失!中国民营企业为什么在大规模死去?直接原因当然就是高成本的绳索越勒越紧。

高成本有三,一是政务成本,我们的税负痛苦指数在全球名列前茅;二是土地成本和劳工成本的上升;第三就是金融成本。

由于金融垄断,致使企业资金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美日的利率都只有百分之几,甚至接近于零。而我们国有银行的年利率超过7%,影子银行的利率近20%,民间借贷的利率超过30%,这么高的资金成本,只能令产业资本窒息。2014年银行、非银行机构和民间全部借贷业的利润高达4.73万亿,比同期非国有、非银行业的全部利润还要多4400亿元,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竟高达7.44%;非国有和非银行实业分配的国民收入,则从1995年最高的31.93%,被逼退到了2014年的6.74%。国有银行赚了大钱,民企气息奄奄!

三是“先富群体”。我们主张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共同富裕。但中国的问题在于,先富群体并未带动共富,而是正在上演“集体大逃亡”。2012年,约60%的高净值人士表示自己正在考虑或已经完成投资移民;超高净值人群中该比例超过70%。而贪官是先富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外逃程度有过之而无不有及。

中国国内投资不足,部分原因正是资本外逃。正在外逃的先富群体支撑了中国前些年的城市化以及房车消费,而中国的贫穷群体虽然数量众多,却无法接续当前的房车消费,这是中国当前产业过剩进而经济下滑的根本原因。中国的房子真的过剩吗?未必。倘若“贫穷群体”进入房车消费时代,增长潜力仍然是巨大的。无论城市化、工业化以及整体经济增长,中国事实上完全还有下半场!

 

直面问题

显然,中国正在出现马克思所指出的典型的“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难道中国就要坠入到贫富分化进而消费不畅,牛奶必须倒入太平洋去的经济泥潭里吗?如此,我们便要找到谋杀中国经济的元凶,那就是权贵经济体制。

中国经济的出路何在?关键就在于从先富到共富,从根本上促进消费进而提振内需。中国的城市化刚刚完成50%,城市化没完成,工业化就没有真正完成,高速增长的潜力犹存,产能过剩也只是相对过剩而已。决策者应该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才是。

责任编辑:马小琳

 来源:《中外管理》杂志

     

杂志在线

202004 202004 总期号:
出版日期:
第二十八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舍得酒业 | 新浪财经 | 和讯 | 中华英才网 | 每日经济新闻 | 价值中国网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第一赢销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寰通科技 | 泛联供应链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