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返回专题

当成敲门砖,拿地更方便
作者:     发布日期:2014-02-20     点击数:1722次

  中国足球引来了众多房地产商的眷顾,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其实,大家都是为了争取给主业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才进入到这块是非之地。

  通过足球引起的社会效应,以此让政府提供土地政策上的优惠。在业务上,中国的地产缺乏含金量。所以,当房地产牵手中国足球时,足球专属的技术含量似乎也可以被放弃。投资足球将成为一块“敲门砖”,敲开与政府的关系,获得因为投资足球带来的照顾性政策足球是一张地方名片,投资足球有助于地产商与地方政府建立良好关系。

  据报道,当年人和俱乐部老板戴永革将球队从陕西带到贵阳,便得到了贵州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当地国企贵州茅台也立刻作出了反应,给予其每年5000万元的赞助,同时,授予人和集团茅台酒一级代理权。要知道获得了茅台酒的代理权,“相当于被赠予了一部印钞机”。

  据传,某中超豪门当年从中甲夺取冠军后,俱乐部的投资人在庆功宴上就直接向市领导索要地皮。地产企业入主足球的目的的确不“单纯”,商人在商言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他们没有义务为民众去做一些只赚吆喝的事情。中国的房地产经济讲究高投入高回报,不用考虑以后的发展。而一些房地产商把这样的作战方针用到了足球上,得出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培养球员不如买球员来效果更快。随着中超各房地产老板的不断加码,中超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内援的价格与外援倒挂,甚至更加难买。这种与市场背道而驰的现象也预示着,中超泡沫越来越大。

  对于一个年收入达到几千亿元的企业来说,每年在球队上花几个亿不至于造成明显的资金链压力。有了足球这个资源之后,去很多城市拿地更加方便,比如可以用配建足球学校等方式和政府谈判获取地块,避开土地市场上激烈的招拍挂。只要一块地能便宜几个亿,一年的投入就可以回来。

  有分析指出,房地产企业对于政府的依赖度很高,房企希望和政府建立良好关系,从而获取拿地、审批及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而投资足球可谓是一条捷径。就如此次绿地出手解救面临要被迫离开家乡的申花,也算为政府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房企玩足球,拿地更方便。这是分析人士普遍认同的“事实”,而依托足球平台,房企到底能谋求多少隐性利益,也只有当事人才能知晓。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中国标杆房地产企业商业模式研究分析报告》研究称,房地产开发商在未来的经营模式上,传统的促销广告业绩平平,不论恒大还是富力,投资职业体育,声势浩大,都是有着希望通过职业足球将房地产资本向外渗透获益的诉求。

  中外管理网站综合报道

     
上一篇:在房企眼里,足球是期货下一篇:无  

返回专题

新浪微博

登录新浪微博,分享你的观点

还没有拥有新浪微博账号?立即注册>>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