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From The Editor
选择读书
封面文章
共享单车“制”胜之战
谁会是“共享经济2.0”的新主角?
一年前,没有几个中国人会关注耳熟能详的自行车。但一年后,2017年,没有人能忽略身边五颜六色的自行车,以及骑车人在春风下结伴而行时的微笑。
很显然,共享单车是互联网经济出现以来,发展最为迅猛而又最为温和的新兴行业。是的,不可思议,从0到满目皆是彩虹车,也就这半年——以至于留给创业者的颜色不多了。是的,不可思议,这席卷全国的迅猛,居然没有再以“颠覆者”的面目出现,也没有哪个行业因此顿足捶胸,死去活来。互联网经济,第一次让几乎所有人都很爽,诚如这个春天拂面的徐风。
如果说在中国,共享经济的第一波浪潮,是以优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并以示威群殴开启、寡头垄断居中、政府管控结尾,那么共享经济的第二波浪潮,就是当前几十个品牌涌动下的共享单车。两者虽说都是围绕O2O交通出行,但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商业逻辑和社会影响。很简单,网约车是在玩转存量资源,而单车是在勃发增量资源;网约车是在“打劫”服务业奶酪,而单车是在“创造”制造业刚需。
如果说,直到今年两会,企业家们还在为虚拟经济是否搞垮了实体经济而争论到脸红脖子粗,那么共享单车的兴起,则实实在在第一次将传统制造业带到了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上。
风口新贵,第一次不得不正视线下制造业对于自身O2O产业链的重要作用。滴滴们只需要操心司机而不需要操心汽车;但单车们既要锁定用车人,同时还要时刻紧绷车辆产能与品质的神经。他们终于放下高傲身段,带着敬畏心走下楼梯,要和制造业坐下来“好好谈一谈”。
而传统制造业,也第一次有机会做选择,抑或继续被选择。要么置身事外,以不烧钱为由继续自我边缘化;要么默默扮演代工者,继续挣着身不由己的块八毛;要么积极重度参与,甚至联手资本试图成为新一轮共享经济的主导者!
于是, ofo找到凤凰等“老字号”以实现可控成本下的可靠品质;摩拜找到“新时尚”富士康以实现可靠品质下的可控成本,同时颇为神秘地“闭门造车”;而凯路仕则与众不同的,直接以“资深单车制造者”身份,在资本层面上逆袭主导着小鸣,与前者分庭抗礼。
海量单车订单,对于制造业绝不只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这就是“共享经济2.0”时代。一个制造业有机会重新让自己成为“弄潮儿”而不再注定是“小跟班”的时代。
但究竟是“弄潮儿”,还是“小跟班”,还要看传统制造业的领军者们,以何眼界,做何选择。而共享单车,还仅仅是“共享经济2.0”的一个开始。
焦点人物
毛大庆追随内心的创业家
视野 View
读者之声
KPI成了鸡肋,那么谁是鸡大腿? 等
看中国:
热议:理财产品不能成为实体经济“抽血机” 等
全球扫描
领导者必须时刻问及的五个问题 等
观察家
马光远:目前的房地产调控和2015年的股市政策非常相似
赵晓:请用AI来思考商业
金岩石:金融VS实体,“相生相克”
时事评论
巴以冲突?给中国投资带来什么难题?
你知道华尔街爱听什么故事吗?
理念 Ideas
对话精英
杨德宏:新零售的变与不变
创新前智
“无人商店”会改变实体零售吗?
管理故事
玛尔干山的洞穴/分享失败,便是成功 等
运营 Operation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到底有没有用?
市场营销
实体店凋敝,海澜之家靠什么逆势突围?
人生 Life
职场景点
梁信军为什么突然撤伙?
职场精英30+
Peter Kim:职场四十,学会接纳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