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R > 激励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激励
绩效激励可能让员工变贪婪
作者:Yevgenia Nayberg   发布日期:2016-12-15  点击数:

从极端视角来看,让员工变得拜金是件好事,毕竟为了钱他们会努力工作。但这也是极其短视的行为。

表现好有奖励是小孩子都知道的真理,幼儿园时我们听话可以得到小红花,考了好成绩可以吃大餐,上班后员工们为了拿奖金拼命提高业绩。然而公司的激励机制会怎样影响员工?研究者一般给出两个回答:改变员工的工作质量以及他们对工作的看法。然而,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管理与组织专业副教授劳伦·诺德格伦(Loran Nordgren)认为最关键的一点被忽略了:绩效奖励会不会影响员工对待物质的态度?换句话说,那些凭绩效拿工资的员工会不会比收入固定的员工更看重钱?

劳伦的调查结果显示,答案是肯定的。在收入大体相当的前提下,拿绩效激励的员工比拿固定工资的员工更贪婪。

对金钱的痴迷导致这些员工全力去完成枯燥的任务,同时不乐意施与,很少捐款。“绩效激励会影响人们的理财决策,” 劳伦的合作研究员,博士研究生茱莉亚说。

是什么导致了态度变化?持续的奖金激励会导致员工一刻不停地想着钱,就像节食者不断看到巧克力蛋糕,烟瘾者不断看到香烟一样。“持续用金钱刺激员工会导致他们的欲望只增不减,” 劳伦说。

使用绩效激励的公司可能需要考虑自己政策的后果了:与员工的收入协商会变得更艰难,一些人可能会嫌工资太少而跳槽。

绩效激励的影响

劳伦和茱莉亚的研究从一项基础测试开始,他们要求95名本科生解开4个迷宫。学生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学生每解开一个迷宫能得到1美元奖励,第二组学生不管解开多少都只获得4美元奖励。迷宫非常简单,大多数人在规定时间内都能解开。解谜结束后两组学生对自己的金钱欲按照从17打分,第三组学生是对照组,他们不参与解谜直接打分。

结果,第一组学生表现出更强的金钱欲,平均得分4.4,而固定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13.78

另一项实验采取了另一种方式测量学生的物质欲,参与者被要求填写每张100美元奖的彩票,每人最多可以填70张,但他们需要在每张彩票上写下姓名,学号和邮箱,这是个无聊的重复工作。第一组学生每写一张就能得到一笔绩效奖励,他们平均写了14张;第二组学生拿固定报酬,平均只写了8张。

绩效激励改变物质观念

两次实验中劳伦和茱莉亚也对学生们的捐献意愿做了调查,在迷宫实验中,学生可以选择将自己的解谜收入作为善款捐献,每人最多捐4美元(固定组的报酬)。最后绩效组和固定组乐意捐献的数额大致相当,两位研究者认为这是金额限定导致的结果。

在彩票实验中结果就有了明显差别,学生们被要求给出假设捐款的数额。固定组的平均意愿金额达到365美元,绩效组则仅有180美元。

研究者试图搞清背后的原因,他们在网上招募了80个人做语法纠错的工作。第一组的人每找到一个错误获得10美分奖励,最高不超过1美元;第二组直接获得1美元奖励。最后的金钱欲调查中,第一组得分4.38/7,第二组得分2.87/7

有趣的是,这种“刺激-欲望递增的效果不仅局限于金钱,如果用糖果代替金钱,人们的糖果欲会提升。在另外一组语法纠错实验中,第一组成员每发现一个错误可以赢一盒巧克力,第二组直接获得固定数量的巧克力。结果第一组在最后的巧克力欲调查中的平均得分比第二组高1分。

但这不意味着绩效激励会导致人们对任何奖励品的欲望都增强。研究员曾提出要把无线耳机作为实验奖品,这时绩效组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欲望。由此可见人们更希望获得实在的奖励,对不确定是什么的奖励不感兴趣。

真实场景测试

最后,研究员们带着自己的假设走进汽车销售公司。他们调查了460名亚洲汽车公司销售员,其中一半的被调查者收入完全由业绩决定,另一半的被调查者拿固定工资,仅有10%的收入来自业绩激励。

他们在调查中回答自己有多么想要钱、为了赚钱花了多少精力、对工作的满意度等问题。绩效组在金钱欲方面的平均得分为4.93,固定组为4.32。这一结果是在严格控制收入预期、工作满意度和工作保障等变量的基础上得出的。

然而,仍有一个因素可能影响实验结果,那就是员工性格。那些选择绩效激励岗位的人可能从一开始就比较物质,因此理想的实验应该是随机安排员工到不同激励岗位工作,再跟踪他们的态度变化。但这样的实验难以实现。

绩效激励是短视的做法?

以上实验结果并不意味着绩效激励不是好办法,毕竟它能促使员工提高效率。但管理者要意识到激励方式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绩效激励的后果不容忽视,” 劳伦说。员工可能盲目逐利,损伤集体文化。

从极端视角来看,让员工变得拜金是件好事,毕竟为了钱他们会努力工作。但这也是极其短视的行为,公司的正确目标应当是保障合理预算的同时留住******员工,如果一家公司问它的员工为什么想留下,员工回答“我只在乎钱,而这儿给我钱多”,那公司肯定会非常失望。

来源:界面新闻

 

     
第25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邮局网上订阅 | 赛迪顾问 | 新浪财经 | 和讯 | 科特勒咨询 | 中华英才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 HR人力资源学院 | MBA之家 | 中国总裁培训网 | 找同行网 | 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 | 每日经济新闻 | 数字商业时代 | 价值中国网 | 千百度传播机构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新华信 | 中国采购经理人论坛 | 天津开发区投资网 | 第一赢销网 | 中国电池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网站建设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企业管理世界网 | 中国管理教育网 | 供应链导讯 | 寰通科技 | 和君咨询 | 泛联供应链 | MBA图书网 | 中国中小企业俱乐部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成都大势管理 | 家和业咨询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 | 包年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