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R > 激励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激励
股权激励与股权众筹的区别
作者:蒋巍巍 马方  发布日期:2016-03-24  点击数:

    股权激励是通过合理分配企业的股权,让企业管理团队或核心骨干发挥更大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盈利价值的行为。一般情况下股权激励方案由企业内部的决策层制定,其本质还是对员工的激励方式,可是,和普通的激励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身份的变化。往往通过企业内部的股权激励这种方式,可以让员工摇身一变成为企业的合伙人身份。

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把员工变成合伙人,有以下几个特点:

1.股权激励的对象是员工,即使获授股权激励,也还是员工身份,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完成一定的绩效,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由员工的身份转变为股东的身份,这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历时比较长,过程稍微慢一些。

2.股权激励以后,员工还是员工,和老板还是一种利益的博弈关系,比如老板总想给低工资,拿高利润,员工总想拿高工资,利润高低与他无关,他们是矛盾的统一体。直到员工用绩效换来股份,身份转变了,他才有可能和老板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开始真正共同关注企业的利润高低和未来发展。

3.股权激励是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项目,需要有复杂的方案支撑,操作过程中还要面临等待期、行权期、禁售期、约束期、解锁期、授予条件、行权条件、绩效考核等制约,对企业的规范化要求比较高,操作起来比较复杂。

而股权众筹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合伙人团队,和利用股权激励方式建立合伙人团队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1.内部股权众筹是通过内部员工有钱认购就能形成的,员工一旦认购了股份就和老板一样变成了股东,所以从众筹开始的那一刻起他就是股东的身份,一开始他就会把自己当作是一个合伙人,而股权激励则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能拥有股东的身份,需要一个过程。二者本质的不同带来的结果不同,带来的身份感也不同。

2.通过股权众筹变成合伙人的员工和老板在利益上是一致的,从认购那一刻起他们就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都关注利润,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

3.内部股权众筹只需要设定一个认购标准就可以,通常是先给公司估值再确定股数,如果是新成立的公司则更简单,只需要把注册资本作为估值就可以,然后根据不同的岗位设定不同的认购标准;或结合竞争上岗设定标准,谁组织的团队认购多,谁就当总经理等。这种方式建立合伙人团队更直接、更有效,而股权激励就比较复杂,需要一整套的系统方案,二者因为标准不同,所以产生的效果也不同。

通过上述分析,如果老板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合伙人团队,最值得考虑的方式就是内部股权众筹。内部股权众筹能更好地兼顾各方利益,并激发人性中积极向上、负责任的一面,这对打造一个阳光、积极的团队很有意义。

来源:中人网社区 

 

     

杂志在线

2016年第三期 2016年第三期 总期号: 3
出版日期:3月1日
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邮局网上订阅 | 赛迪顾问 | 新浪财经 | 和讯 | 科特勒咨询 | 中华英才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 HR人力资源学院 | MBA之家 | 中国总裁培训网 | 找同行网 | 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 | 每日经济新闻 | 数字商业时代 | 价值中国网 | 千百度传播机构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新华信 | 中国采购经理人论坛 | 天津开发区投资网 | 第一赢销网 | 中国电池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网站建设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企业管理世界网 | 中国管理教育网 | 供应链导讯 | 寰通科技 | 和君咨询 | 泛联供应链 | MBA图书网 | 中国中小企业俱乐部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成都大势管理 | 家和业咨询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 | 包年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