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R > 激励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激励
中国仅有6%的敬业员工 问题出在哪?
作者:王百里  发布日期:2016-02-29  点击数:

敬业的员工会为公司带去赢利创新,而消极怠工的员工反而会破坏敬业员工完成的业绩。

盖洛普公司调查显示:全球员工的敬业的比例仅为13%,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敬业员工只有6%。调查显示,中国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在各行各业和各种教育水平中,都是一样的。比如7%的本科学历员工敬业,和5%的小学教育程度以下的员工敬业,两者差不多。

即便是在高技术员工和管理者中,他们的敬业程度也很低,在8%左右。更甚者,在销售和服务类员工中,只有4%的员工真正积极投入,文秘和办公室员工的敬业程度最低,仅为3%

调查认为,敬业的员工会为公司带去赢利创新,而消极怠工的员工反而会破坏敬业员工完成的业绩。

也就是说公司绝大多数的员工没有真正投入到工作去,这是多么大的浪费?于私于个人,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青春;于公司于社会,浪费了资源。

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正面思考,不得其解,不妨反过来问:

公司谁最敬业?为什么敬业?

老板的最大心愿是每个员工都像自己一样,用心做、拼命干!

敢问一家公司里最敬业、最用心、最勤奋的,是谁?

毫无疑问是老板!

为什么呢?

因为他是老板,他是为自己干!

所以,老板的最大心愿是每个员工都像自己一样,用心做、拼命干!

结果,总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员工总是让老板失望:

老板总觉得员工不够敬业、不够用心、不够投入、不够勤奋、不够拼命!

在老板眼里,员工总想着多加薪、多发奖金、多放假、多休息,不行就跳槽!

那么,反过来思考问题:为什么员工不能像老板一样用心做、拼命干?

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员工不是老板,他不是在为自己干,他是在为老板干活!

那么,有没有企业的员工也像老板一样,为自己干,用心做、拼命干?

有!而且早就有、现在有、将来会更多!

如何让员工像老板一样用心做、拼命干?

先说,早就有!其实早在19世纪20年代,中国就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股权激励制度,其典型代表就是由500年前的晋商首创的山西票号的身股制。

身股制等级层次分明、体系完整,从1厘至10厘有10个等级,从1厘半至9厘半有9个等级,一共有19个等级,这对于已有身股和没有顶上身股的员工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员工为了登高位、多顶股份,无不努力工作。份额是根据业绩或贡献大小来决定提升的幅度。

如果业绩不佳,就会原地踏步甚至减少份额。掌柜的身股数量由东家确定,伙计的身股数量根据复字号店规“每年按劳绩由东家和掌柜的决定是否添加”。身股制以人为本,把东家利益、商号利益和员工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用马荀的话说,“我现在不仅是为您干,也是为我自家干。”一下子让伙计树立了主人翁意识,个人利益与票号整体利益的关系就更加紧密。

二说,现在有!近几年合伙人管理模式风生水起,阿里巴巴、小米、万科、华为、海尔、韩都衣舍、碧桂园、龙湖、绿地等创新型企业都在尝试各种模式的,以“利益共享”为核心,以激活员工为出发点的合伙人制度,打造员工与公司形成利益、事业、命运共同体的合伙人模式。其核心理念和思路是“共创、共担、共享”,破解“为谁干”的激励难题,变“为公司干”为“为自己干”。

再说,将来会更多!人们更希望自由,希望自主,希望一种非正式的雇佣关系,人们希望从原来的雇佣改成平等合作的关系,或者交流合作的关系,或者契约关系。所以,雇员社会将消失,合伙人制是大势所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才是掀起了合伙创业的高潮,新兴企业绝大多数是类合伙制。

让员工像老板一样的核心是让员工真正成为老板,而不是像!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员工不傻,忽悠不得!

有部分企业在行情不好、企业不景气的情况下,提出要改革,忽悠员工“共担”,结果一变好,又不与员工“共享”的,结果信誉、信任全无!

所以,“共创、共享、共担”是新时代下合伙人制的内核,一切偏离了“共创、共享、共担”思想和理念,都是”伪合伙“。“三共”要一起谈,要对等,要清晰,要明确!这样员工才真正成为老板,是为自己干活,才会像老板一样用心做、拼命干。体验下,海底捞员工发自内心的微笑、用心的服务,韩都衣舍小组制下不计上班时间的小前端,你就会明白,什么才是员工像老板一样用心做、拼命干!

当然,迈出这一步,对老板是极大的考验,考验老板的格局和胸怀,考验是否舍得分享权益。有舍方有得,舍得共享,才能得众人心服,得众多个小老板的众心合一,才能真正做到让员工像老板一样用心做,拼命干,因为员工真正成了老板!

“舍”明天之利润;“得”后天之未来;“散”名利财权势;“聚”人心才智富!

来源:HR定见

     
上一篇: 无下一篇: 又到一年加薪时:调薪?调心!
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邮局网上订阅 | 赛迪顾问 | 新浪财经 | 和讯 | 科特勒咨询 | 中华英才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 HR人力资源学院 | MBA之家 | 中国总裁培训网 | 找同行网 | 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 | 每日经济新闻 | 数字商业时代 | 价值中国网 | 千百度传播机构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新华信 | 中国采购经理人论坛 | 天津开发区投资网 | 第一赢销网 | 中国电池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网站建设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企业管理世界网 | 中国管理教育网 | 供应链导讯 | 寰通科技 | 和君咨询 | 泛联供应链 | MBA图书网 | 中国中小企业俱乐部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成都大势管理 | 家和业咨询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 | 包年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