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HR > 激励

文章搜索

关键字:
总期号:
期  次:
 
微博
微信
激励
职场为何少有“暖员工”
作者:  发布日期:2014-12-11  点击数:

  激励更多人成为职场上的“暖员工”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好的激励制度可以把懒员工变勤快起来,而坏的制度却会扼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自从“暖男”这个词开始流行后,网络社交媒体上开始流行各种“暖”,“暖员工”便是其中之一。“暖男不值钱,暖员工才是老板最大的宝藏”。此话虽说带有一些戏谑的成分,但不得不说,这种网络调侃也是现实的映射。
  按照最简单的理解,所谓“暖员工”,最起码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精神。再进一步说,“暖员工”一定应该是敬业的。中国职场上有“暖员工”吗?当然有。但是暖员工多吗?这还真不好说。此前,一家大型市场调查公司公布了一项“中国人不敬业”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员工敬业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只有6%的中国员工是敬业的。不仅大大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同时也低于泰国等一些亚洲邻国。
  如果抛开“中国产业结构的问题难以激发员工创造性,从而影响了敬业率”等宏观方面的因素,从微观的个体角度考虑“中国职场为何少有"暖员工"”,确实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在职场上,中国员工的权利意识已经越来越强。如果同样都是工作,付出的劳动成本都差不多,但获取的回报却有着天壤之别,或者在同一个单位里,管理者和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不平等感”就会开始弥漫,再谈敬业和创造,难免奢侈。
  除薪酬待遇设计的不平等之外,职业激励偏弱也是目前职场中存在的问题。当员工面临的职场环境难以激发自己的潜能和创造性,甚至这个职业不再能给他上升的预期、成长的自足感时,曾有的“敬业”心态恐怕也只能跌落到“从业”状态。环顾周围,很多本来对工作热情满满的人,遭遇了各种成长瓶颈后,不得不给自己放松要求。“按酬付劳”“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对得起自己的职场良心就行”—尽量在不被老板察觉的情况下放松自己对工作的要求,这已经成为许多员工的职场指南。
  马云在一次讲话中曾提到过:“员工的离职原因林林总总,只有两点最真实: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委屈了。”细细品味马云这段话,其实根子还是指向了单位的制度建设。很多职场“懒”员工都是被单位的制度“逼”出来的。好的激励制度可以把懒员工变勤快起来,而坏的制度却会扼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好的管理者、正在上升中的企业,从来都不会忽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他们会想方设法通过制度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比如,一些私企开始拿出部分资产作为股份来激励员工,根据技能高低和贡献大小分发,从最普通的工人到高层管理人员,人人有份。不是简单地把企业和员工视为“雇佣关系”,“以人为本”的新型用人观念其实可以催生“暖员工”。
  激励更多人成为职场上的“暖员工”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有些制度“狠”,那是懒员工逼出来的;而有些员工“懒”,却是坏制度逼出来的。聪明的管理者该如何选择,这个答案并不难。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篇: 无下一篇: 员工的情绪调整

杂志在线

2014年第十一期 2014年第十一期 总期号: 11
出版日期:11月1日
第22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战略合作伙伴

友情链接

邮局网上订阅 | 新浪财经 | 和讯 | 科特勒咨询 | 中华英才网 |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 HR人力资源学院 | MBA之家 | 中国总裁培训网 | 找同行网 | 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 | 每日经济新闻 | 数字商业时代 | 价值中国网 | 千百度传播机构 | 人力资源咨询 | 豆丁网 | 新华信 | 中国采购经理人论坛 | 天津开发区投资网 | 第一赢销网 | 中国电池网 | 人力资源软件 | 网站建设 | 天强管理顾问 | 克劳士比中国学院 | 国际人力资本网 | 企业管理世界网 | 中国管理教育网 | 供应链导讯 | 寰通科技 | 和君咨询 | 泛联供应链 | MBA图书网 | 中国中小企业俱乐部 | 赛迪网情报中心 | 成都大势管理 | 家和业咨询 | 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 | 3SEE市场研究信息网 | 匡时国际 | 企业网景 | 策点调研 | 包年优品